为进一步助推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支撑引领行动的实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 “滨城” 样板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力量保障。8月3日,天津市滨海新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云凤柏,公共法律服务室主任董学勇一行领导对律师行业开展调研座谈工作,并将天津大有律师事务所作为此次走访调研的第一站。中共天津大有律师事务所支部委员会书记、律所主任肖剑,副书记、管理委员会主任王龙,创始合伙人、劳动业务部部长王传虎,高级合伙人、执行业务部部长杨芳亭,青年律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张慧对领导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 图:会议现场
会议伊始,肖剑主任首先对大有律所的发展历程、组织结构以及年度重点工作规划进行了介绍,他谈到,作为一家成立于1992年的本土律所,大有律所在起步初期便得到了上级单位和领导们的关注和支持。2017年底完成重组后,律所在人数规模和业务体量上逐渐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今年下半年,将于南开区设立分支机构,并以高校合作产学研一体化和法律服务产品研发为建设思路,进一步提升市区竞争优势和品牌影响力,通过对 “一市双城” 发展格局的响应,形成大有律所自身的 “双轮驱动”,以此实现执业人数的扩充、业务体量的增长,加速推进律所的规模发展和建设。在规模化发展之外,律所同时重视专业化建设和品牌打造,为满足专业化发展的需求,解决青年律师职业发展的诉求,大有律所制定了专业部门建设3年规划,将逐步而有序地将原有的 “合伙人联合体” 模式调整为核心业务清晰的专业部门,以律师培训、研讨会活动等形式提高专业部门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在强化 “内功” 之余,大力开展京津冀地区的支部共建活动,通过联学共建,在共同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外,加强业务交流。对于品牌打造,律所将于下半年对积累沉淀的优秀案例进行统一的评选、汇编,形成律所的经典案例册。概而言之,大有将依托分支机构设立、专业化建设、体制化改革推动律所的建设和发展。肖剑主任表示,规模所应当具有规模所应有的担当,自觉承担区域内的行业责任,要能够通过专业能力服务中心,服务大局。从2022年开始,大有律所便着手并成功举办了律师行业数字化论坛,数字化系列论坛活动也将在未来持续地开展。一方面是大有律所关于数字化科技赋能的探索和尝试,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活动的举办能够为天津市律师行业带来些许启发和创新灵感。
▲ 图:会议现场
随后,与会人员就律师个人品牌的打造和宣传、青年律师的培养等议题发表看法并展开交流。
▲ 图:会议现场
最后,云凤柏局长对本次座谈会议进行了总结,他首先对大有律所在当下的时间节点为律所的更新调整所确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规划表示了高度认可,并作出4点重要工作建议:
一、壮规模、树品牌
要在持续推动律所规模化发展的同时,积极打造大有品牌,建立良好的品牌美誉度。
二、讲大局、有担当
作为本土律所,大有律所要立足滨城,服务天津,进而面向全国。规模所要具备应有的责任和担当,要讲求大局,积极面向企业寻找合适的业务融合点、契合点,为现有企业点对点地提供法律服务,以良好的专业能力服务中心、服务大局,并持续深耕细作,以具有针对性的举措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三、大视野、大胸怀
大有律所在以自身为基础,努力促进律师行业的发展。律师职业是应当作为一项事业来对待的,从大的趋势来看,规模化律所的发展仍处于红利期,随着法治环境和法治政府建设的不断推进,律师行业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机遇。大有律所要借势而为,做出规模,打造滨海新区百人所。
四、大手笔、有作为
一个人、一个团队的力量终归有限,要学会利用技术力量实现科技赋能,在传统线下业务拓展之外,开拓 “云端” 空间,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以专业优势服务滨城,发挥出更重要的作用,为区域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为本次律师行业走访调研的第一家单位,我们深刻感受到滨海新区司法局领导对大有律所的关切和重视,我们定将不辜负领导的殷切期望,认真落实云凤柏局长提出的工作指导建议,力争取得更为优秀的工作成绩。
▲ 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