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业务实践与高校学术的优化融合,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在法律论证领域的作用支持,天津大有律师事务所主任肖剑一行于2023年4月26日至南开大学法学院开展了业务交流,并与南开大学法学院院长宋华琳,南开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王彬教授、高通教授及其研究生团队,就法律论证人工智能领域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度讨论。
▲ 图:会议现场
南开大学法学院院长宋华琳代表南开大学法学院对肖剑主任一行表示了热烈欢迎,认可天津大有律师事务所法律数字化的理念,肯定了肖剑主任对传统法律服务融合互联优势所提出的各项举措。并表示南开大学法学院希望通过业务交流、合作等方式,将高校学术优势与律所业务优势不断融合,期望未来可以打通一条专业化的法律人工智能发展道路。
会上王彬教授向大家介绍了国内外法律人工智能的研究现状,并着重分享了南开大学司法与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的课题 “ 法律论证的人工智能建模研究 ” 。王彬教授团队以 “ 专家意见论证型式 ” 为例演示了卡尔尼德斯(Carneades)论证模型,在区分普通前提、推定、例外三种前提的情况下建模论证型式的批判性问题,将证明责任分配给控辩双方,将法律论证以模型的形式科学、系统、直观的呈现出来。
肖剑主任介绍了大有律所在智能法律服务上的探讨,通过网联网+和程序控制等方式实现对法律风险的控制的实践情况,并对南开大学 “ 司法与人工智能研究中心 ” 研究内容的行业前瞻性、未来推广的可行性表示肯定,指出了卡尔尼德斯(Carneades)论证模型用数学模型表达逻辑思维的应用难度,并对论证模型数据库的完善及推广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 图:会议现场
与会各方还在模型本土化、模型后续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度的交流,并就 “ 法律论证的人工智能建模研究 ” 问题的深化合作达成一致共识。法律论证人工智能模型的研究合作不仅在天津市占据首创地位,更对整个行业具有领先拓路的意义。未来天津大有律师事务所将同南开大学 “ 司法与人工智能研究中心 ” 一道,致力于法律论证人工智能模型的深化研究与推广,共同打造立足于法、服务于人的专业产品。双方有意建立长期合作,并于近期着手研究法律论证的人工智能的商业化发展,举办法律服务与人工智能高峰论坛。